江西省 蕭平
我自幼跟隨母親在家庭教會信耶穌,當時雖然家境貧寒,信神還受到國家政府的逼迫,但總覺得心裡有說不出的踏實、快樂。畢業以後,我去了一家市級醫院上班。當時經常有媒體報道醫療系統的不正之風,我恨透了那些敗壞門風的同行,認為他們是害群之馬,敗壞了風氣,導致醫患關係緊張。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個有良知的救死扶傷的好醫生,得對得起「白衣天使」這個稱號。
但萬萬沒想到,上班的第一天,我的決心就遭遇到錢財的考驗。那天我剛到科裡,科主任就把我叫到值班室,塞給我300元錢,我問是什麼錢,他說:「你先別問,拿著就是了。」我心裡一顫:這就是傳說中的「回扣」啊!我想把錢退給主任,維護一個「純潔」醫生的形象,可是想想自己以後要在這裡長期呆下去,這麼不給主任面子,還怎麼在這裡立足啊!再說,這錢我不拿,自然有別人拿,再怎麼樣都不會回到病人手裡,而且我一個人不拿也改變不了整個行業的風氣,我以後對病人好點就是了。猶豫再三,我還是選擇收下了錢。本來按照做醫生的「規矩」,剛畢業的醫生沒拿到處方權之前是不給回扣的,而我竟然在上班的第一天就碰到這麼「好心」的主任,給我發回扣。現在回想起來,真感到羞愧,上班的第一天300元錢就把我那精心維護了多少年的脆弱的「良知」撞擊得支離破碎。
後來上班時間長了,我才發現回扣之風遠比我之前了解的嚴重得多,瘋狂得多,變態得多。一種藥品從進醫院到用到患者身上,每一個環節都有回扣,用「層層剝削」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一般開單醫生的回扣是藥品價格的15%-20%,藥房統方的藥師(每個醫生開了多少藥需要藥房統計出來才能算回扣)、藥房主任、藥劑科主任、分管院長、院長都有回扣。這是一條長長的利益鏈條,而這些利益最終都要讓患者買單。曾經有一次在江西一家知名藥企的藥品推介會上,我親耳聽到一名藥品推銷負責人說他們要用80%的業績來作銷售,意思就是說藥品價格的80%用來做回扣,這就是藥品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上班期間,面對病人那一雙雙無助、信任的眼睛的時候,我心裡也覺得不安,因為以前我自己家裡人也生過病住過院,我知道他們的錢來之不易。但是在巨大的金錢利益面前,我那僅有的一點惻隱之心一次次地崩潰坍塌,最後變得麻木了。在病人面前,我和顏悅色,關懷備至,背後開處方的時候卻無所顧忌,怎樣能提高收入、怎樣能拿更多的回扣就怎麼來。那些善良無助的病人,哪裡知道他們信任依靠的醫生給他們吃的、用的那麼多藥品中,有許多根本就不需要用,而且裡面有那麼多的貓膩。「是藥三分毒」,我們這些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為了自己的利益,在治療病人的同時更在毒害著每一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