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2018

有知識≠有真理

江西省 吳雯
從小我就很喜歡看書,對於書上的名人名言,我都會摘抄下來多看多讀。上大學後,為了成為一個有文化、有涵養的人,我就經常去圖書館看書,四大名著、名人傳記、古代詩詞、外國文學等都看了不少。有時跟朋友聊天聊到一本我沒看過的書,我就覺得很沒面子,顯得自己不如別人見多識廣,下次去圖書館就一定得借來讀。我總認為博學多才的人在人群中受歡迎,被人羨慕、高捧,因此,我一直在知識的海洋裡孜孜以求。
信神後,我在教會裡盡上了本分,因我讀神的話理解領受得快,有些弟兄姊妹就誇我:「還是你們有文化的人素質好、領受快,有發展前途啊!」聽到這些話,我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覺得有文化、有學問的人,弟兄姊妹高看,神肯定也喜歡,我在心裡默認了知識的價值。
憑知識文采盡本分神稱許嗎
教會中有一部分弟兄姊妹有實際經歷,但因文化素質低,不會用文字表達出來見證神,教會負責人就安排我給弟兄姊妹代筆寫文章。我暗自高興,不由得想:「我看過那麼多古今中外的典故、名著,背了那麼多名章名句,也掌握了一些寫文章的知識與技巧,還曾在學校寫了很多文章,得過一等獎,對於寫文章可說是輕車熟路,這本分太適合我啦!」

11/29/2018

終於活出點人樣

安徽省 陳杰
2018年2月17日 星期六  晴
今天聚會,周弟兄紅著臉說:「我就是本性自私,盡本分怕吃苦擔責任,總是挑揀著接受,上次我不願盡福音組長這個本分,就是受這方面敗壞性情支配的……」聽著周弟兄的話,我看了他一眼,心想:「嗨,你就是這樣的人啊!哪像我,我就沒你那麼自私,教會無論安排我盡什麼本分我從不推託,都盡我最大努力去完成。我沒信神時就是個樂善好施的人,為人處事從不與人斤斤計較,能幫忙的事我會盡所能地給人幫助,親戚朋友、街坊鄰居都誇我人好……」想到這些,我心裡就有些瞧不起周弟兄,可又想到神揭示我們敗壞人類本性都自私卑鄙,只為自己活著,覺得我這樣的情形也不對,就禱告神願神帶領引導我,使我能在認識自己這方面真理上有進入。
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晴
這段時間,我一直忙著澆灌新人,想著那天教會帶領白姊妹說的「教會中有些新人弟兄姊妹比較追求真理,素質好,需儘快澆灌他們明白真理,扎下根基,不至被撒但邪惡勢力迷惑,還能為國度福音的擴展工作盡上一份力量」,並安排我主要負責這方面工作,我感到責任重大,告誡自己一定要盡上全力配合好這項工作。
雖然工作很忙,早出晚歸的,肉體勞累了點,但我心裡卻很充實。經過一段時間的聚會交通,這些弟兄姊妹都不同程度的有些長進,特別是王弟兄,比較有負擔,長進最快,我想:「要是能儘快把他培養起來,還能替我分擔點負擔,我肩上的擔子就會輕省些,並且有他輔助工作,盡本分會更有果效,到時弟兄姊妹也會高看我,說我有工作能力啊!」於是,我就打算在王弟兄身上多下些功夫。

一名基督徒的回憶錄

安徽省 小雪
清晨,含苞欲放的幾盆花被露水滋潤了一夜,葉子上還掛著晶瑩剔透的露珠,顯得生氣勃勃。馨茹坐在窗前,看著嬌嫩的花兒陷入了沉思:弟兄姊妹都在為國度福音的擴展寫講道稿見證神,自己信神多年也應該為見證神獻上自己的一份,不能埋沒神的恩典。
馨茹梳理著自己經歷神的作工到底有哪些真實的所得與收穫,她不禁想起自己在順服神這方面真理上的經歷與進入。她走到電腦前打開文檔,嫻熟地輸入著文字……
剛信神那會兒,馨茹一直憑著熱心盡本分,不管教會安排她什麼,她都會盡力去做,她就認為自己是一個真實順服神的人。後來,馨茹被弟兄姊妹選為教會帶領,但因她在盡本分的過程中只注重作工,不注重生命進入,遇事不尋求真理原則,後因打岔攪擾教會工作被撤換。臨到這樣的審判刑罰,馨茹嘴上說是神的公義,但心裡卻對神有了誤解、防備,認為擔當的託付越大,越容易被顯明淘汰。之後,她就不想擔任什麼職務了,只想做個跟隨的,以保全自己的前途和歸宿。經歷神一次次的審判刑罰後,她才看到自己信神一直為前途命運活著,根本不是一個真實順服神的人。在神話語的引領下,她才明白什麼是真實的順服,也從自己的觀念誤解中一步步走了出來,認識到總為前途命運活著太自私卑鄙,願意往真實順服神的真理上去實行進入。
馨茹的臉上洋溢著對神的感恩,她繼續寫著……

11/28/2018

窗外另有一重天

山東省 甦醒
我是一名講道人,上週聚會時我又遭遇了尷尬的一幕:聚會開始前,幾個同工你推我,我推你,誰也不願上去講道。說實在的,不是我們的聖經知識不夠,也不是屬靈理論貧乏,而是我們都不敢面對弟兄姊妹提的問題。
回想這十幾年來,教會裡的人像走馬燈似的,來了走,走了來,唯獨不變的就是弟兄姊妹提的那些問題:主耶穌到底什麼時候來?我們能不能被提?……面對這些問題,剛開始我們也沒感覺有什麼難回答的,因為主耶穌曾應許說:「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約14:2-3)主耶穌已經在天上為我們預備好了地方,再來接我們是不容置疑的。我們常用這處經文鼓勵、安慰、扶持弟兄姊妹,自己也常常被的這句話激勵著,在事奉主的道路上走了一程又一程。可一年年過去了,主還是沒有來,不光弟兄姊妹信心冷淡,我們幾個講道人也實在是無道可講,即使聚會講道也都是老生常談,弟兄姊妹都聽厭煩了。
那天,正當大家為誰上去講道互相推託時,一個同工出了個「高招」——抓鬮。結果可想而知,我「幸運中標」。無奈之下,我只好硬著頭皮站在講台上。看著台下的弟兄姊妹,我心裡很著急,只顧低著頭翻聖經,可我翻了一頁又一頁,就是不知道該講什麼。這時,有的弟兄姊妹說話了:「蘇弟兄,你今天不用再給我們講哪處經文了,你就給我們一句痛快話,主耶穌到底來沒來?我們得等到什麼時候?」「是啊,現在很多人都在傳主已經回來了,還作了新工作,許多人都在尋求考察,這到底是咋回事啊?如果主真的回來了,我們還在這裡傻等,那不是被撇了嗎?」面對弟兄姊妹的聲聲質問,我無言以對,任憑汗水順著火辣辣的臉往下流。此時此刻,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沉默了片刻,我快步走下講台,對張牧師說:「還是你來講吧,我……我真的講不了。」不愧是做牧師的,張牧師不慌不忙地示意我坐下,他走上講台後,翻開聖經,大聲說:「弟兄姊妹……」

尋覓「書卷」

吳 明
吳明是一個信多年虔誠的基督徒,她非常喜歡讀聖經,尤其對啟示錄中的內容更是充滿了好奇心,很想明白那些預言的實際所指。一次,她看到啟示錄中的一節經文:「我看見坐寶座的右手中有書卷,裡外都寫著字,用七印封嚴了。」(啟示錄5:1)當她看到這裡的時候,心裡感到有些迷思不解,她想:啟示錄中的「書卷」是指什麼呢?是指聖經嗎?書卷的內容是聖經裡的,還是聖經以外的其他內容?此時她想到了但以理書中的一段話:「但以理啊,你要隱藏這話,封閉這書,直到末時。必有多人來往奔跑(或作:切心研究),知識就必增長。」(但以理書12:4)吳明心想:「經文中說『你要隱藏這話,封閉這書,直到末時』,看來末世還會有許多人尋求考察這隱藏的書卷,尋求明白更多的真理和神的心意。可是,聖經中的真理早已向世人公開,真心信神的人只要讀聖經就能明白,怎麼還需要在末世尋求呢?照這麼說,啟示錄預言的『封嚴的書卷』可能不是指聖經說的!但我跟隨主這些年了,不管聽誰講道都是把書卷領受為聖經,那到底怎麼解釋才對呢?『書卷』是不是指聖經說的呢?」想到這兒,吳明有些糾結地看著手中的聖經,但冥冥中她感覺書卷應該另有所指。
後來,她到一個講道三十多年可謂頗有資歷的老牧師那裡尋求。老牧師感慨地對吳明說:「書卷是約翰在拔摩海島看到的異象,是預言神在末世要成就的事,只有坐寶座的才能打開末世的書卷,但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書卷的內容,這就需要等候。」老牧師雖然也不知道書卷具體指什麼說的,但他的一番交通對吳明來說也算有點幫助。

11/27/2018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高 潔
某職業學校東南角,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間有兩家擺攤賣小吃的,兩家的女主人因為一點利益,你一言我一語地互相對罵,不一會兒兩家的男主人也上陣吵了起來。旁邊看熱鬧的人群中有人幸災樂禍地說:「趕緊打唄!打唄!」不知什麼時候有人報了警,十幾分鐘後過來了一輛警車,車內下來四名警察,一警察開始詢問當事人做筆錄,另三名警察喝斥兩家立馬收攤……
看到這一幕,高潔感慨萬千,不禁想到了前幾天發生在自己和姊妹們身上的一件事……
那天下午一點半,高潔與可心在學校門口等一個老姊妹,可過去二十分鐘了,還不見老姊妹來。高潔抬手看了一下手錶,有些著急地說:「可心,我聽說離這兒不遠還有一所學校,老姊妹別搞混了,她是不是在那邊的學校門口等咱們呢?我帶的東西多,不方便,要不你去看一下吧!」可心胸有成竹地說:「不會的,我給老姊妹交代得可清楚了,告訴她坐七路車來,她絕對不會在那個學校下車的。」又過了一會兒,還是不見老姊妹的身影,高潔更加著急了,又對可心說:「你還是到那所學校看看,看老姊妹是不是在那兒等啊,雖然你交代了她到哪兒下車,可她不熟悉這地方,會不會弄錯呀?」誰知可心堅持說:「不可能,我給老姊妹說得可詳細了,就讓她在這所學校下車,錯不了的。」高潔聽到可心的話就在心裡嘀咕:「哎呀!這個可心咋這麼狂妄呢!」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眼看已經兩點多了,按約定時間快過去一個小時了,還是不見老姊妹的身影,高潔再次讓可心去看看。可心這才不太情願地騎電車去了那所學校,沒一會兒,可心就帶著老姊妹過來了。這時高潔心裡洋洋得意:「看看,咋樣?還是我的想法對吧!早讓你去你不去,這下你該服氣了吧!」

院裡的有錢人

蒙 愛
王老爺子是我們院裡最有錢的人,他年輕的時候在縣劇團工作,後來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大潮,辭去工作當起了飯店老闆。老爺子很會做生意,人又本分,飯店在他們兩口子兢兢業業地操持下,越來越紅火,大把大把的鈔票流進了他的腰包。後來生意做大了,王老爺子當了董事長,那些當官的都來巴結他,還給他掛了個縣委委員的頭銜,真可謂是名利雙收!
老爺子的大女兒長大後,找了個門當戶對的女婿,一年後給老爺子添了個白白胖胖的孫子,女婿後來又當上了局長,當地人都說這一家人真是十全十美,讓人羨慕不已!後來,王老爺子住上了最豪華的別墅,開上了名車,帶著老伴兒到處旅遊觀光。現今,老爺子已是七十多歲的人了,他過膩了那種奢華的生活,帶著老伴兒離開繁華的都市,買了一套小二室住進了我們這個小院,過上了清靜的生活。他的孫子常常開車來接老兩口出去玩,院裡的人們都羨慕得不得了,老爺子卻苦笑著說:「名山名水都去過,珍稀佳餚都吃過,整個中國跑了個遍,但也只是飽了一下眼福,滿足了口福。說句真心話,這樣的生活沒啥意思,都是虛空,玩得再多,享受得再好,也換不來心靈的喜樂、平安哪!」背地裡幾個老爺子也議論說:「有錢的人吃香的、喝辣的,啥都不愁還覺得日子過得不幸福。這年輕的、年老的、有錢的、沒錢的、閒的、忙的都說無聊,到底什麼樣的生活才幸福呢?」「我們這些人除了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你們說還能幹啥呢?」「混吃等死唄,還能幹啥?」「現在的人咋都這麼無聊,都感到活得虛空呢?按說現在的生活好了,我們應該感到更幸福啊,咋還找不到這種感覺呢?」老爺子們討論的話題其實也是很多人都在探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