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2018

基督徒見證:分手後如何走出失戀的陰霾

臺灣 專心
「我們暫時先分開吧!以後有機會再開始……」男孩看到女友發來的信息後笑了笑,以為女友是在開玩笑,就沒放在心上。當女友再次告訴男孩她是認真的,男孩的大腦瞬間一片空白。「分手?為什麼?」男孩感到不知所措,無力地癱倒在床上,他不停地給女友發信息,打電話,可女友一直沒有回應。男孩不甘心,連續幾天都跑到女友宿舍樓下等她到半夜。儘管男孩想盡辦法挽回女友的心,但最終他們還是分手了。
男孩名叫林浩,與大多數90後一樣喜歡看電視劇。每當看到臺灣本土劇中那些男女角為了愛情捨棄自己的名利地位,離棄自己的親人,甚至寧願捨命也要和對方在一起時,林浩便對男女主角的愛情羨慕不已,他認為只要心裡有對方、愛對方就能「修成正果」。林浩存著對愛情的執著,當他遇到若塵時,就對這個女孩產生了一種像愛情劇裡男主角一樣的責任感,決定不管以後怎樣都要好好愛她,給她幸福。之後的日子裡,不管若塵需要什麼,林浩都願意盡力去滿足她。因著兩人住的地方相隔很遠,林浩常常要等一個小時,再坐一小時的公交車才能到達若塵家附近,有時甚至還要花費三個小時才能見到若塵。即使這樣,林浩也從不抱怨,因為愛,他甘願等待。
上大學後,由於學習和工作的雙重壓力,林浩和若塵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堅固他們的愛情,有時聊天說話也只是為了討好對方,並不是真心地交談。有幾次,林浩約若塵出來,都沒有見到若塵,他覺得若塵不夠愛他,不像愛情劇裡的女主角對男主角的依賴和體貼,就忍不住向女孩發火。有時若塵看到林浩和別的女生聊天也會吃醋,和他爭吵、冷戰。反覆的爭吵和原諒使林浩感到身心疲憊,他開始覺得愛情不像他想像得那樣美好,但當他想到電視劇裡男女主角的愛情不管遭遇什麼樣的挫折,最後都能破鏡重圓,他對愛情又充滿了信心
就在林浩苦心經營這段脆弱的愛情時,若塵突然提出了分手。失戀的痛苦使林浩變得失魂落魄,他每天活在自責、檢討自己的悲痛中,沒有心情做任何事情。林浩常常將自己關在屋裡用網絡遊戲麻痺自己,他也多次想過放棄學業離開這個傷心地,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但當電視劇中男女主角戀愛的美好結局浮現在林浩的腦海中時,他又對自己的愛情充滿了希望,便加了女友的Facebook,他認為憑著自己的努力,總有一天他和女友會破鏡重圓的。

11/08/2018

跟隨基督(下)

林姊妹走後不久,教會安排許姊妹、杜姊妹和我一起寫講道稿。在接觸中,我從許姊妹口中得知杜姊妹信時是神學生,寫講道稿也已很長時間了。通過和杜姊妹在一起寫講道稿,我發現她在原則、交通真理等各方面比我們組哪個人都清晰明白,她的工作能力也比較強,我很慶幸能和杜姊妹一起盡本分,願學習她的長處來補足我的缺少,也願正確對待她,並提醒自己不再走崇拜仰望人的錯誤道路。
後來,我和杜姊妹一起寫講道稿,她發現我寫的講道稿有很多缺少,就給我談她是怎麼寫的,我把杜姊妹交通的運用到工作中,漸漸地也有了一些長進。在一次聚會中,杜姊妹發現我們幾個談經歷不知道怎麼高舉神、見證神,就是之前一直盡帶領本分的許姊妹也沒有進入這方面的實際,杜姊妹就根據神的話交通了這方面的真理,也舉出實際的例子。當時我聽杜姊妹交通得很透亮,也比較實際,心裡對杜姊妹就有些好感,覺得她信神時間不長,明白的真理卻不少,應該是個追求真理的人。後來在聚會交通中,我發現杜姊妹在交通神話語時也能結合實際經歷來認識自己的敗壞性情,並能針對流露的敗壞性情找相對應的真理去解決,她在現實生活中也會去實行,敗壞性情能得到一些變化。這樣不知不覺,我對杜姊妹便生發了一些佩服和仰慕。有一段時間,我對梁姊妹有成見,以至於看她哪方面都不順眼,我就把心裡的難處向神禱告尋求,可禱告後還是不知道怎麼實行,我就去向杜姊妹尋求,杜姊妹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敗壞性情,都在經歷神的作工,還沒有完全進入真理,我們自己也流露敗壞性情,還要求別人一下子進入,這不也是沒有理智嗎?」杜姊妹這番話一下點醒了我,我知道該怎麼正確對待梁姊妹了。此後,我越發喜歡跟杜姊妹在一起了,覺得從她那裡可以偏得一些生命進入的實行路途,我還不用花更多心思揣摩,直接問杜姊妹就可以得到,這樣的收穫比我向神禱告尋求要快得多,而且更利於我的長進。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我越來越喜歡聽杜姊妹的交通,只要是她交通我就會很認真地聽,還把她交通的話記在心裡,準備按照她交通的去經歷。
基督徒交通神話
一次聚會,梁姊妹、許姊妹交通神話語時,我都沒怎麼用心聽,甚至還打瞌睡,可當杜姊妹一開始交通,我的瞌睡立即就沒有了,全神貫注地聽杜姊妹交通。散會後,許姊妹說我聽杜姊妹交通時眼睛都不眨一下,還說從我的流露中看出我很崇拜仰望杜姊妹,並提醒說:「仰望人的有禍了,被仰望的人也有禍了,信神崇拜仰望人是觸犯行政、觸犯神性情的……」聽到許姊妹這樣說,我有些驚恐:難道我又開始崇拜仰望人了?仔細反思自己這段時間對待杜姊妹的態度和表現,我不得不承認自己不知不覺又走上了仰望人、跟隨人的路了。我意識到這樣太危險了,就反省自己:我怎麼又會崇拜仰望人呢?這到底是受什麼支配的呢?

跟隨基督(上)

若 蘭
從小就相信有神的我,在不到十七歲時接受了全能神末世福音,踏上了信神之路。信神後,我和弟兄姊妹一起聚會讀神的話,聽到了很多我未曾知悉的關於「信神」的話題,雖然有時我不是全明白,但聽到神的話我心裡就特別平安、踏實,覺得是我心靈的需要。弟兄姊妹告訴我,基督發表的這些話語就是真理、道路、生命,我們信神、跟隨神,接受基督話語的審判,敗壞性情就能得著潔淨、變化,最終得著真理生命蒙神的拯救。對於人生剛起步的我來說,聽到這些話題如同走進一個新的世界,我很喜歡聽弟兄姊妹講關於信神的事,有什麼問題、難處和不明白的我就問弟兄姊妹,他們也都很耐心地給我解答,扶持幫助我從困惑、難處中走出來。我很喜歡這樣的信神生活,並動要求在教會裡盡上了本分。
不久在盡本分中,我遇上了信神快十年的林姊妹。第一次和林姊妹接觸,我就發現她比較有愛心,看見弟兄姊妹的缺少能耐心幫助、扶持,我就對她產生了好感。那天晚上,我們在一起聊最近的情形和經歷,她針對我的缺少與困惑給我交通了一段神的話,我從中得到了一些幫助。在交談中,我得知她經歷過一些比較大的試煉,雖然也消極軟弱過,但最後在試煉中還是站立住了,我就覺得姊妹應該是追求真理的人,對她有點羨慕和佩服。
三個月後,教會安排我和林姊妹在一起盡本分,從此我們有了近距離的接觸。林姊妹常給我談她以往的經歷:因著信神她放棄了富裕的生活,全人奉獻給神,一直在外傳福音盡本分,哪怕遭人毀謗、棄絕也不放棄跟隨神,期間還經受了重大的病痛熬煉都沒有棄絕神的名,反而因著看見神的作為更堅固了她跟隨神的心志,在她最痛苦的時候常以彼得追求愛神、滿足神的經歷來激勵自己……聽著林姊妹這樣的經歷,我不禁生發對她的敬佩之情,覺得她能在那麼大的試煉中站立得住,應該是神稱許的人。
基督徒交通神話
因著我信神時間短,生命進入比較淺,有時流露敗壞也意識不到,林姊妹看到了就指點我,幫助我認識自己流露的是哪方面敗壞,這方面敗壞性情是什麼性質,神又是怎樣看待的……我覺得林姊妹交通得很有道理,對我追求真理有幫助,不禁佩服姊妹懂得真多!平時我也會把她的交通記錄在筆記本上或者電腦裡,過後再去琢磨她的話。當我遇到問題不知道怎麼實行時,就會想到林姊妹對我說的話,然後就按著她說的話去做,不會想到在臨到的問題上去禱告神、找神的話。我除了早上靈修時看一會兒神的話,平時就不注重看神的話,覺得神的話太深奧不好理解,不知怎麼結合自己的情形,而林姊妹交通的話是我在現實中能用得上的,不知不覺我就用林姊妹的話取代了神的話。一次,我在寫講道稿時想快點寫完,好讓帶領看到我工作效率高,當我有這樣的想法時想到之前林姊妹給我說的「我們這樣盡本分是做在人前,是在追求名譽地位,不是為了滿足神,這是神不稱許的」,我意識到自己這是在為地位作工了,這是神不稱許的,那我不能這樣做,於是我就用心寫講道稿了。就這樣,我便認為林姊妹的話還挺起作用的,能幫助我、改變我錯誤的追求。後來,我在凡事上都愛問她、聽她的話,按照她平時所說的去進入,甚至她平時的一舉一動我都開始留心效仿,也巴望自己能成為像她一樣明白真理的人。

11/07/2018

作為基督徒,正常聚會不容忽視

江蘇省南京市 小高
愛心驛站的弟兄姊妹:
你們好!我白天工作很累,晚上睡眠不好,因此不願意按時聚會,嫌受約束,我覺得靈裡有需要的時候找弟兄姊妹聊聊就行了,不知我這種情形是怎麼回事?該如何解決?
——安靜
安靜姊妹:
你好!咱們不願意按時聚會,覺得靈裡有需要的時候找弟兄姊妹聊聊就行了,咱們能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對什麼是真正的信神與聚會的重要性不明白。感謝,對這方面我談一點自己的認識,希望能對你有些幫助。
什麼是真正的信神
我們都知道神起初造人的目的,是讓我們人類在地上榮耀神、敬拜神,耶穌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太22:37-38)我們每個信主的人都應該把信神、敬拜神放在首位,保持與神有正常的關係,而聚會、禱告、交通真理、唱詩讚美神是我們與神建立正常關係的途徑,是我們信神最起碼該做到的,也是作為一個受造之物當履行的職責。神的話說:「『信神就是相信有神,這是最簡單的『信神』的概念,進一步說,相信有神並不是真正的信神,而是一種簡單的信仰,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真正的信神的含義是人能在相信神是萬物的主宰的基礎上來經歷神的說話,經歷神的作工,達到脫去敗壞性情滿足神的心意以及達到認識神,這樣的歷程才叫信神。」(摘自《話在肉身顯現·寫在前面的話》)「在神心裡有一部分人的信從來沒有被認可,就是說,神不承認這部分人是神的跟隨者,因為神不稱許他的信。……他們只把信神作為一種業餘的愛好,只把神當作一種精神寄託……神是怎麼看待這部分人的?神把他們看為外邦人。」(摘自《話在肉身顯現·怎樣認識神的性情與神作工要達到的果效》)從中看到,我們信神若僅僅是口裡承認心裡相信,把信神當作一種精神寄託或一種宗教信仰,這樣不是真正的信神。真正信神的人應常常來到神面前,多向神禱告,多讀神的話,多參加聚會。同時還得把神的話帶入現實生活中,相信每天發生什麼事都有神的主宰安排,尤其在臨到不合觀念的事時,我們能來到神的面前,根據神的話反省認識自己,尋求神擺設環境讓我們學什麼功課。我們明白神的心意後按神的要求實行,追求脫去撒但的敗壞性情,活出正常人性。同時在經歷中追求對神的作工、神的性情與實質有真實的認識,最終達到真實愛神、順服神,滿足神的心意,這樣的歷程才是真正的信神。我們只有這樣信神才能得著神稱許,最終被神帶入神的國度之中。相反,如果我們信神與神沒有正常的關係,不聚會,不禱告,也不交通真理,只是業餘信神,信神幾年敗壞性情沒什麼變化,對神也沒有真實的認識,那我們這種信法在神那兒看只是一種信仰,與外邦人沒什麼區別。這樣,我們即使信到最終也不能獲得神的稱許,不僅失去了神拯救人的良機,也失去了一個受造之物活著的價值與意義。

他心中的仇恨不再蔓延

劉 毅
劉毅在上學的時候,因著講究哥們義氣和同學相處得很好,朋友也多;在生活中,他看到一些老實人受欺負時,也會為其打抱不平;平時和誰相處,他寧可自己吃點虧,也不願意佔別人的便宜……劉毅便覺著自己是一個人性好的人。可在事實臨及,觸及到劉毅的利益時,他才發現自己內心深處竟然隱藏著惡毒的撒但性情……
五月份的一天,劉毅正在工作室裡專心致志地修改著文稿,陳浩走到他的跟前說:「劉毅,你來組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整理的文稿還是沒什麼長進,這些問題我們之前都溝通過幾次了,可到現在還是存在,你在大學學的不是編輯嗎,你的簡歷該不會是假的吧?」聽了這話,劉毅的臉上感到火辣辣的,覺得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心中便對陳浩產生了成見。正當劉毅心中還在為這事耿耿於懷時,一天他路過陳浩的房間,無意間又聽到陳浩跟帶領說:「劉毅的工作能力不行,不適合培養做負責人。」劉毅怔了一下,彷彿被人搧了一記耳光,瞬間感到顏面掃地,心中的怒火蹭蹭地往外冒:「你也太過分了吧,好歹我也是大學畢業,在當地教會還做過帶領同工,能調到這邊教會盡本分,也算是可以培養的人吧。照你這麼一說,我還一文錢不值了呢?以後弟兄姊妹誰還能看得起我呢?教會還能提拔、培養我嗎?」劉毅憤憤不平地回到自己的房間,望著電腦發呆,根本沒心思整理手上的文稿了,陳浩的話一直在他的腦海裡迴蕩,他越想對陳浩的成見越大,起身走到陽台望著陰沉沉的天空,此時他的心情和這天氣一樣,特別的壓抑、沉悶。
青年弟兄很憂傷
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劉毅只要看到陳浩心裡就反感,甚至不想搭理他。有時陳浩看了劉毅整理的文稿後給提些建議,劉毅很抵觸,就直接反駁道:「我看這麼整理挺清晰的,按你的建議不見得好,沒必要改!」有時他們討論文稿意見不統一時,只要多數弟兄姊妹贊同劉毅的觀點,劉毅就從心裡小瞧陳浩,並藉機貶低,說陳浩修改文稿水平差。沒過多久,陳浩被提拔為負責人,當他給劉毅安排工作時,劉毅心裡總是不服,態度很敷衍,時間長了,陳浩就特別受他轄制,也不敢給他提建議了。一天,劉毅看到上層帶領問陳浩工作,陳浩沒有回答清楚,他便幸災樂禍:「這下可讓我抓到你的小辮子了,帶領問問題你都緊張得回答不好,我看你也沒什麼素質啊,還好意思說我不行。」隨即就當眾指責陳浩:「你怎麼不說話呢,一點理智都沒有。」陳浩耷拉著頭,沒說什麼。劉毅看到這一幕,心裡也隱隱感到不安,但想到陳浩曾經讓他難堪過,覺著陳浩太狂妄,壓壓他的銳氣也不為過。之後,劉毅還常常在背後論斷陳浩性情太狂妄,自以為是,瞧不起弟兄姊妹,站高位教訓人,等等。組裡弟兄姊妹都受他言論的影響,李弟兄還對陳浩產生了成見、看法。劉毅心裡感到有點自責,他意識到了自己背後論斷陳浩這種作法不合適,但並沒有更多地反省認識自己。後來,劉毅看到弟兄姊妹寫的文稿存在一些問題,本想和陳浩商量怎麼解決,但卻因著難以放下對陳浩的成見就把問題擱置在一邊了。後來因著組裡整理的文稿一直沒有什麼進展,一些問題沒能得到及時的解決,一個弟兄就提議說:「是不是我們組缺少整理文稿的人員啊,要不我們從別的教會再找找人吧,這項工作不能總這麼耽擱著,也影響進度啊。」聽後劉毅心裡「咯噔」一下,特別受責備,心想:「當時就是因為這邊整理文稿缺人,教會才讓我過來的,可如今我卻因著活在敗壞性情中,始終不能與陳弟兄和諧配搭,嚴重耽誤了這項重要工作。」此時,劉毅心裡很難受,知道應該正確對待陳弟兄,共同配搭把本分盡好,可敗壞性情又支配他:「不能向陳浩低頭,這樣就沒了尊嚴,他傷了我的面子,我就不能原諒他。」就這樣,良心和敗壞性情之間來回拉鋸著,無助中,劉毅只好向神禱告:「神啊!現在我心裡很痛苦,活在敗壞性情中無法做到正確對待陳弟兄。神啊!願你開啟帶領我,使我能認識自己,在神的話中找著實行的路途。」

11/06/2018

女兒,媽媽不再逼你上補習班了

記得女兒那時在上初中,當我說完「女兒,不用再上補習班了」之後,女兒的表情很驚訝,但很快便開心地笑了。算了算,女兒已經有好幾年沒有這樣燦爛地笑過了。這句話的作用真的很大,但看似簡單的一句話,望女成鳳的我能說出來是多麼的不容易……
媽媽和女兒在公園盪鞦韆

婚姻幸福-婚姻中的另一半,誰主宰?

傑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小村莊,為了理想和抱負,他遠離家鄉,來到很多人都嚮往的大都市。不知不覺三年過去了,傑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一次上班期間,一位年輕的女孩進入了傑的視線,傑的心裡頓時對她產生了好感。此後傑每到上班時都特別留意那個女孩的舉動,有時故意從她工作的車間路過,有時借工作之餘接觸對方,慢慢的傑知道對方叫丹,年齡比自己小一歲。後來傑有了丹的聯繫方式,他們從陌生逐漸到熟悉,傑對丹逐漸有了情感,一旦上班時發現丹不在,傑就會格外的著急、擔心,深怕她會遭遇什麼。每天傑都小心翼翼地關心著丹,深怕丹哪天從自己的視線消失。他們彼此談論著你我,關係越來越近。
後來,傑終於鼓足勇氣第一次與丹約會,那天他們沒有去浪漫的夜市,而是走在路邊的草坪上,手拉著手,也一樣的開心。傑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未來,把丹全部接納到心裡。在傑眼裡,丹的一舉一動都是好的,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傑,對丹沒有任何要求,除了呵護,還是呵護。那晚傑特別的開心,此後傑更是每天絞盡腦汁地想著怎麼讓丹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