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光
一縷陽光斜照進工作室,陳光等三人正在忙著各自的工作。
一個月前,教會安排陳光和誠智、謝恩在一個小組寫講道稿。剛開始大家都是生手,工作進度都差不多。可時間一長,兩個弟兄的特長就突顯出來了,尤其是誠智,他思維敏捷,善於創新,兩天就能寫出一篇講道稿,並且還有些亮點,可陳光寫一篇講道稿最少得四五天的時間。每當陳光看到兩個弟兄寫的講道稿上交而自己的還沒有完成時,心裡就急得發慌,心想:「照這樣下去,不顯得我什麼都不是了嗎?那我就真成了老牛拉破車,永遠在後頭,到時負責人會怎麼看我?我還怎麼有臉呆在組裡呢?」陳光一看數量趕不上兩弟兄,就想在質量上多下功夫,寫一篇就轉交一篇,只要到月底能保證轉交的講道稿數量不少於他們,並且在質量上也比他們的強就行,負責人就會認可他的工作能力,對他有好的印象和評價,還能穩固他在組裡的地位。陳光在暗暗地使勁。
隨後,陳光就開始在講道稿上下功夫,修改講道稿時逐字逐句地推敲揣摩,怎麼表達果效好就怎麼寫,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查考相關資料,爭取達到最佳果效。
陳光專心致志地寫自己的講道稿,檢查弟兄們寫的講道稿時,就沒有心思細看了,只是看看講道稿有沒有大問題、錯別字,表面上一說就完事了。
一天,陳光坐在電腦前正在寫講道稿,誠智拿著自己寫好的一篇講道稿讓陳光幫著檢查,陳光無暇顧及,但礙於面子只好無奈地打開了。當他看到誠智寫的講道稿比較粗糙,裡面病句、錯別字挺多,心裡也知道如果不修改就直接上交,上層審核組肯定得返回來重修。但又一想:「要是我把這些問題跟弟兄說了,他修改好了,恐怕上交後一次就能通過,那我又跟不上了,這樣下去我又成組裡最差的了,這讓我的臉往哪兒擱呀?」想到這兒,陳光便對誠智說:「基本沒什麼問題,你再從頭到尾順一遍就行了。」
「哦,那我今天把這篇講道稿轉走?」誠智問。
「好。」陳光點點頭。
幾天後,上層審核組把誠智寫的講道稿返了回來。